副教授, 医学博士。1995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同年留校在长海医院血液内科工作至今,先后任住院医师、助教, 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上海市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委员,中国肿瘤临床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3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国外SCI期刊发表论著6篇(影响因子单篇最高4.3分,总分13.3分)、摘要3篇。硕士期间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裸鼠高致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研究,建立了裸鼠高致瘤性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n、HL60-n及其亚克隆,并进行了高致瘤机制研究。攻读博士期间建立了耐硼替佐米的白血病/淋巴瘤细胞株,并深入研究了其耐药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被鉴定为2008年上海市科技成果,获2008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另获军队医学成果三等奖一项(第五完成人)难治性白血病耐药及其逆转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上海市科技成果一项急性白血病p53、bcl-2基因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第四完成人),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以第四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一项。获2008年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血液学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2004年中华肿瘤杂志优秀论文奖。研究结果在第11届国际血液学大会亚太分会进行了口头发言,在2007年美国血液学年会上进行了壁报交流,在全国及全军血液学会议多次大会发言。以第一申请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功能未知基因在白血病耐药中的作用研究)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耐药白血病细胞系的耐药机制研究)各一项,以第三申请人参与国家、上海市等科研基金4项,曾参与上海市中美白血病协作组苯与白血病等血液系统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
擅长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诊治。初发白血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达70%以上,复发/难...展开
姓名: 吕书晴
性别: 女
医生类别:
身份:
从医日期:
职称: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所在医院科室: 上海> 综合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血液内科
服务科室:
擅长诊疗: 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诊治;各类血细胞异常的诊治
挂号费用: 17.00